甘肅省西和縣2009年3月19日電 /美通社亞洲/ -- 日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及其捐資方的代表出訪甘肅省西河縣的曹楊小學,參加了在那里舉行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向地震災區提供援助的項目啟動儀式,喜迎學生們在假期后重返校園,并享受到災后逐步得以恢復的優質教育。包括該校學生、家長和教師在內的400多人參加了現場的活動。
2008年5月發生的汶川大地震造成了8.8萬人遇難或者失蹤。地震發生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向曹楊小學的250名學生及其老師提供了活動板房教室、教學材料、圖書和體育運動器材。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代表魏英瑛博士 (Dr. Yin Yin Nwe) 在儀式上致辭,她說:“看到曹楊小學孩子們的笑臉,我感到非常欣慰。我想讓在場的所有孩子們都知道,西和縣肯定能夠擺脫地震所帶來的影響。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支持與幫助將與你們同在。”
在去年5月發生的地震中,甘肅省的6500多所學校受損,其中包括曹楊小學和西和縣的其他約300所學校。曹楊小學和其他一些位于甘肅省較偏遠的農村地區的學校,沒有被列入當地政府的重建計劃。一年級小學生楊丹說:“地震之后的一段時間里,我們只能在帳篷里學習。”
2008年10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曹楊小學搭建了六套活動板房教室,使得孩子們能夠在安全的環境里繼續學習。六年級學生楊媚說:“我們的學校在地震中被嚴重毀壞。墻倒了,屋頂塌了。我們的課桌和椅子也被砸壞了。但是現在,我們又能在嶄新的板房教室中學習了。我們還有了新的文具和學習用品。”
歡迎儀式結束后,西和縣縣長周子強先生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表示感謝,他說:“孩子是我們的未來和希望。為了西和縣的孩子們,讓我們更加努力地工作吧!”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不僅致力于為學生提供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還已經著手在曹楊小學建設清潔水和環境衛生設施。儀式結束之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校方代表、水利與環境衛生部門的技術人員一道,為一個可供學校師生長期使用的洗手池奠基,這個洗手池和該地區一個新建的供水系統相連,將于2009年5月完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援助工作還包括為曹楊小學的男生和女生修建衛生廁所。
去年地震發生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政府部門開展通力合作,著手在甘肅省西和縣的39所學校實施包括教育、提供清潔水以及環境衛生服務在內的一攬子干預措施,曹楊小學是其中的一所學校。在項目籌備和實施過程中,當地教育、水利等部門給予了大力支持。通過向這39所學校提供支持,將約有一萬名兒童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項目中受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西和縣的工作得到了宜家社會事務機構、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荷蘭國際銀行和聯合國人居署的大力支持。
在未來的幾年中,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將繼續向西和縣的學生們提供支持,幫助他們早日從活動板房教室搬進新的校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支持中國政府進行震后重建和恢復的工作將至少持續到2011年。
背景參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中國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1947年至1951年間即解放前后曾向中國提供援助,援助內容包括:緊急救援、食品營養以及提供衛生保健培訓等。1979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正式開始與中國政府合作,項目領域涉及兒童衛生保健和營養、水和環境衛生、基礎教育、兒童保護、艾滋病防治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全世界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工作來幫助兒童在嬰幼兒期和青少年時期實現生存和發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