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沭2017年8月22日電 /美通社/ -- “誰來種田”長期以來都是困擾農業發展的一大難題,在農業逐漸由小農生產方式向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方式轉變的今天,解決這一“難題”迫在眉睫。十三五期間,全國各地流轉土地面積大幅增加,土地流轉促進了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的發展,實現了農村經營方式的快速轉變,這也為農業農村領域的轉型和創新帶來了極大考驗。
怎樣恰到好處地結合現代農業發展特點,為各地農業發展找到合適的發展新途徑,為農業和農村發展打開新局面?地方政府又該怎樣利用好國家出臺的一系列農業利好政策,助力當地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再上新臺階?剛剛成立不久的金豐公社在現代農業社會化服務方面摸索出的新模式,或許可以很好地給出答案。
8月19日,由臨沭縣政府指導,金正大集團、金豐公社牽頭組織發起的臨沭縣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聯盟正式揭牌成立。
新機遇 大融合 大發展
臨沭縣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聯盟正是立足當地農業產業化發展實際,并有效結合金豐公社專業平臺的服務模式而成立的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平臺。該平臺主要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由政府部門引導,涉農企業主導,科研院校支撐,新型主體參與,一二三產業融合共進,新舊動能持續轉換,提升農業產業生產、經營、管理的服務體系水平,壯大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業新價值鏈,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聯盟的成立,將通過為農服務把政府部門與金豐公社緊緊地結合在了一起,這是金豐公社繼8月18日在湖北第一次大規模招募社員后,第一次在政府農業部門的引導下成立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聯盟。至此,金豐公社既展現出一呼百應的深厚“地氣”,又展現出深得政府支持的政策依托。
臨沂市農業局鞠艷峰局長說,金豐公社的成立為農業部門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遇,而臨沭縣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聯盟的成立更是意義重大。政府的農業部門一直要解決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問題,但農業部門的力量有限,而且越到基層力量越薄弱,金豐公社的出現很好地彌補了基層服務能力不足以及現代農業服務平臺的問題。此次成立的臨沭縣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聯盟,是一次政企融合、共同服務現代農業的很好嘗試。
新模式 新引擎 大蛻變
臨沭縣委副書記、縣長張雷表示,聯盟將在促進涉農企業和種植戶持續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臨沭縣將以聯盟的成立作為農業發展的新引擎,相信借助聯盟可以在臨沭縣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和地方經濟的發展開拓出新的局面。
金正大集團副總裁、金豐公社董事長李計國提出,金豐公社是一個專注于農業服務的平臺,金豐公社有全新的農業現代化服務新模式,可以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全新思路,而聯盟則側重于各類資源的大整合,覆蓋面更廣。金正大集團董事長萬連步表示,聯盟的成立,將有力促進縣域現代農業的發展,推動金豐公社項目的快速落地,使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發生全新的蛻變。
新樣板 大夢想 新時代
在農業現代化發展面臨瓶頸,急需尋求新模式,開拓新局面的當下,臨沭縣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聯盟的成立可以說是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場及時雨,為縣域農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樣板,為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大夢想的實現增添了全新動力。
金正大集團董事長萬連步說,聯盟的成立可以解決以下問題:一是解決靠誰種地的問題。通過開展托管服務,為農民提供從耕種、施肥、打藥、收儲等全程機械化的服務。二是解決靠什么種地的問題。通過開展廣泛現代農民培訓,讓農民掌握現代農業技術;并積極引進國內外一流的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產品為農民服務。三是解決農民增收致富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聯盟將緊緊圍繞土壤改良修復、減肥增效、農產品品質提升和品牌農產品打造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臨沂市農業局鞠艷峰局長呼吁臨沂各縣區農業局長對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工作重視起來,認真學習臨沭經驗,以臨沭縣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聯盟為樣板,積極與金豐公社合作,把各縣區的聯盟搞起來,為現代農業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同時,李計國也表示,金豐公社本身就是“為使命而來 為夢想而生”,將以本次聯盟成立為契機,將萬千農戶聚集到金豐公社這個大家庭里,以云端聯通世界,由農場直通商場,推動農業由分散種植到適度規模化轉型,將專業服務與政府全程指導相融合,將政企合作服務新模式打造成全市、全省的樣板,成為全國農業服務的標兵。金豐公社敢于幫助有夢想的農民成長為休閑地主,勇于推動中國農業從分散種植向適度規模化轉型,讓農業富足,讓農民過上好日子,為中國現代化農業的大夢想早日實現,使中國農業的發展早日進入全新的時代。
團結凝聚力量、夢想照亮未來。相信通過政企深度融合、高效互動,“誰來種田”將不再是農業難題,老百姓成為“休閑地主”的夢想實現也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