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年9月6日電 /美通社/ -- 近日,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物聯網系統事業部大零售業務群中國區業務負責人王東華發表了題為《“邊緣”與“霧”加速無人便利店落地 釋放數據價值》的文章,以下為全文:
在萬物智能互聯時代,隨著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在各個領域的部署,繼美國亞馬遜推出Amazon Go無人便利店概念之后,無人智能便利店正成為中國零售業的一大熱點和風口。因為擁有巨大的發展想象空間,無人便利店正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寵兒,獲得資本越來越多的關注,這將進一步推動無人智能便利店的發展,最終驅動英特爾倡導的響應式零售時代的到來。
無人店重構物理與數字世界 店內數據催生新的商業模式
在英特爾看來,無人便利店的核心和意義不在真的“無人”還是“有人”,而在于運用先進的技術打破了原先的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界限,或將物理世界鏡像到數字世界,并和原先的數字世界融合,將消費者這個“人”從傳統零售環境中的“賬單ID”還原出來,進而將“人”更多的屬性提取出來,從而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為客戶提供更好的個性化體驗,并為門店的運營提供更精準的建議,最終達到“開源節流”的目點。同時,無人便利店能很好成為線上線下融合的交匯點和入口,提供O2O服務,并成為物流節點或自取點。
無人便利店在運營中將產生大量的數據,而這些數據一旦開放出去,無人便利店將可能成為一個超級大的Pad并通過App Store來承載各種創新應用,從而可能創生出新的商業模式和新的業務收入來源,達到“高維”打“低維”的效果,最終顛覆傳統的線下零售體系。
基于“霧”與“邊緣” 無人智能便利店解決方案加速無人店落地
就目前來看,中國市場的無人便利店有不同的實現方案。雖然無人智能便利店的方案還沒有真正的實現大規模商用運營,但隨著不斷的嘗試和調整,這些方案正在實踐中被進一步完善和成熟。
其中,基于視頻人工智能(AI)和多傳感器融合的自動收銀方案在消費者自然購物的過程中就能智能識別消費者采購的貨品,最為便捷,但技術需要進一步成熟。而基于RFID的貨品識別和在線收銀方案雖然仍有局限性,但能在保持購物便捷體驗的同時,通過系統優化并和其他傳感器的融合進一步提高準確識別率,但需要在實際運營時考慮如何通過產業鏈的合作降低運維成本。基于QRcode掃描識別和在線收銀方案較為成熟,但購物的便捷性相對較差。而基于販賣機集群或類似的機械系統方案,相對成熟,但必須在購物體驗和環境設計方面多下功夫。
基于對中國市場趨勢的把控和現有方案的分析,基于霧計算和邊緣計算的無人智能便利店解決方案正在被用于無人便利店的搭建。該方案基于目前技術的發展狀況,努力構建務實落地并可擴散的系統,從而在購物的便捷性和方案的成熟度之間尋求折中。該方案包括以下要點:
提升顧客體驗層面:
安全層面:
運維層面
商業層面:
英特爾響應式零售釋放數據價值 推動無人店商用
面對零售業的變革,為了讓未來零售門店能夠更“懂”消費者的需求,英特爾倡導響應式零售。響應式零售通過智能化技術,能夠使消費者意識到他們需求之前,就能做出及時的響應,讓未來的零售門店充滿溫情。
英特爾智慧零售解決方案應用全新的物聯網技術,為零售商前所未有的轉型而加快創新。通過其強大的原始設備制造(OEM)和獨立軟件提供商(ISV)生態系統,英特爾擁有各種互聯、更安全、數據驅動型解決方案 -- 其中包括聚焦于零售的下一代虛擬現實和人工智能,這些解決方案將讓零售商能夠實現更加引人入勝的購物體驗,以便提高銷量,同時降低運營成本。
憑借端到端的數據分析和業界領先的可靠性,英特爾致力于全面釋放數據價值實現真正的商業智能,推動無人便利店的商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