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8年1月18日電 /美通社/ -- 2017落幕,又到了IT大廠年度做盤點的時候了。2017年浪潮軟件定義存儲銷售額同比增長超200%,且連續3年增長超100%。最近,浪潮存儲產品部總經理孫鋼的一席話,不僅給2017年的軟件定義存儲(Software Defined Storage,簡稱SDS)業務劃上了句號,更給2018年樹立了值得期待的“小”目標。
200%高增速,源于SDS場景化創新
2017年浪潮軟件定義存儲銷售額同比增長超200%,且連續3年增長超100%。在中國經濟新常態的趨勢下,2017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在7%左右;互聯網行業的某BAT公司在2017年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46%,已經是這一公司IPO上市以來的較快營收增速。
浪潮存儲產品部總經理孫鋼稱,之所以能夠在軟件定義存儲業務領域保持連續多年的高速增長,在于浪潮軟件定義存儲的“技術+場景”雙輪驅動優勢。一方面,在于軟件定義存儲的高端技術創新。浪潮在2016年9月更新了AS13000的 Rack 版本,構建了業內首個融合塊、文件、對象、大數據四種數據服務的整機柜軟件定義存儲。另一方面,在于聚焦場景。孫鋼表示:“發力軟件定義存儲要想變成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個真正落地的方案,更多的應該在業務應用場景這一端做分析。”
在浪潮看來,所謂軟件定義存儲的場景化驅動,就是需要扎到業務的一線,聯合 ISV 或用戶一起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然后再把解決問題的經驗歸納起來,復制到類似場景去,沒有什么捷徑可走。這種跟用戶場景創新死磕、務實做事的風格,是浪潮軟件定義存儲團隊堅守的商業信念。
在一些人眼里,浪潮的場景化創新既不迎合風口,也不吸引眼球,但受益于場景化創新,浪潮軟件定義存儲取得了連續3年的三位數增長,這在一定程度說明,用戶信賴浪潮軟件定義產品,并樂意“買單”。事實上,浪潮軟件定義存儲的場景化創新,符合了美籍經濟學家熊彼特的創新理論,“創新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技術只有轉化為生產力,轉化為真正可為人類利用,真正促進社會生產力水平提高的變革,這樣的技術才能稱之為: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創新者”是浪潮軟件定義存儲的場景化創新獲得高速增長的核心驅動力。浪潮軟件定義存儲的創新者中的兩位佼佼者,就包括對產品如數家珍的90后產品經理張柯,以及對鉆研存儲場景12年的行業支持總經理張刃。是他們,有需求洞察,更有深厚的專業積累,推動了浪潮軟件定義存儲實現新產品特性、新業務場景等生產要素的組合,用場景化創新驅動了軟件定義業務的發展。
張柯:90后的“重量級”產品經理,有沖勁兒更有擔當
深夜的浪潮大廈S01樓,仍然燈火通明。一窗之隔經十路上的汽車長龍已經逐漸變得稀疏,此時的張柯拎著剛剛散會的“家伙事”回到自己的工位,繼續整理著會議的重要內容,以及第二天重點工作事項的優先級。“年輕人嘛,苦點累點沒關系”張柯表示。當前最主要目標是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快速的成長,這對于浪潮存儲乃至自己的發展都至關重要,白天主要處理項目中的突發事項,為市場端準備產品方案、給銷售回郵件,和售前工程師商討業務場景,沒有多余的時間來思考和規劃產品的發展,夜深人靜的時候,將市場的需求和清晰的思路在一張A4紙上勾勾畫畫,最終將所有稍縱即逝的想法都落實到紙上,帶進軟件定義存儲的開發版本中,只有針對客戶業務開發的產品,才能稱得上良心之作。這位“重量級”的產品經理用滿滿的正能量影響著周圍的人。
“我這邊(產品經理)是偏市場或者項目支持的這么一個角色,”張柯表示,“軟件定義發展到今天,對用戶來說已經不僅僅是容納海量數據的鐵柜子,而是有五花八門的定制化需求。我們需要從用戶、合作伙伴方面了解到業務具體場景,了解用戶在業務中的應用需求,然后根據客戶需求整理優先級,為產品開發提供最“貼合”的技術參考。
事實上,軟件定義存儲的發展確實迅猛。目前中國軟件定義存儲市場約11.84億,到2022年全球軟件定義市場約504億。在巨大的市場中,用戶需要軟件定義存儲能夠讓數據不僅裝得多、取得快,更要夠智能,釋放海量數據的價值。
張柯又舉例說明:“視頻監控場景占據了軟件定義存儲的很大一塊業務,主要是聚焦在智能交通、平安城市、雪亮工程上。涉及的產品主要包括AS13000和IPSAN,尤其是數據存儲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和突破。”張柯進一步闡述,“浪潮在AS13000里面,針對視頻監控行業進行了貼切的改進,例如在多路視頻終端的數據承載方面,由于目前監控終端的清晰度在不斷提高且路數越來越多,因此我們可以支持更多路數的監控終端,單節點即能夠支持150+路監控終端,在更小體積里支持了更多的視頻終端。再例如,在降低視頻監控存儲成本方面,我們也做了產品升級,并在合作伙伴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新產品讓整體性能提高了50%。”
除了視頻監控場景,浪潮還在軟件定義存儲領域定義了高性能、廣電媒資、互聯網等一級場景和52個二級應用場景,針對場景開展存儲系統的深度優化,以“智能、開放、融合”的軟件定義存儲設計理念和特性為橋梁,將應用與技術在浪潮軟件定義存儲產品上實現了對接。”
張刃:12年存儲“老司機”,帶你創新帶你飛
張刃,浪潮存儲產品部行業支持總經理,混跡存儲圈12年余。2015年加入浪潮后,帶領浪潮存儲在海關、氣象、國土、廣電、醫療等行業一路過關斬將,業績猛增。對用戶應用場景的數據業務需求、存儲解決方案構架等有獨到的見解,對混合云、大數據和AI場景下的數據特性和存儲解決方案構架尤其擅長。
張刃算是技術和行業方面的存儲專家,很多人更喜歡叫他“刃哥”。近些年存儲發展比較迅速,圈內新人較多,張刃對大家很熱誠,幾乎有問必答、并不藏著掖著,把高深的技術、復雜的場景講的清楚、透徹,堪稱存儲領域的活字典。對用戶,他總是用心傾聽對方的業務需求,給到適合客戶業務場景的存儲解決方案,尤其是在一些難度值四星~五顆星的項目,張刃在其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說起前段時間遇到的一些軟件定義存儲項目,張刃印象很深。“這些年,國內許多客戶的信息化水平已經達到世界一流了,像客票系統、高考查分、高速公路電子發票、全國醫保聯網以及最常見的機場車站的人臉識別等等,都躋身世界一流。在世界范圍內,無論是氣象、廣電還是國土信息化建設,系統延遲、IOPS、穩定帶寬等全部都是世界性的難題,這些大規模系統國外沒有什么可以借鑒的,只有我們自己去分析、測試、優化。如果再默守陳規,等著前端把所有的數據都優化好,花兒都謝了。因此特別要感謝研發的兄弟們。”張刃驕傲的說。
前兩天有個項目,是一韓國某流行綜藝節目的制作系統,不僅要做4K,而且好幾組的人要做不同的內容。他們不但要確保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而且還能夠保證在線升級和對視頻進行自動挖掘,這就要求我們無論NFS、CIFS、MAC、HDFS還是對象全部都要支持,無論linux、windows、蘋果還是安卓的客戶端全部都能編輯同一個文件,而且要能夠遠程傳輸。可以說,各種協議都在用戶的業務場景當中,由于用戶的需求比較突出,要求所有終端都能編輯到同一個文件,需求非常復雜。我們研發的兄弟歷時一個月,終于把客戶的需求全部搞定了。張刃表示:“像這種情況,用軟件定義存儲這一條路實現起來比較適合。浪潮現在的軟件定義存儲可以很好的滿足這些復雜的需求,無論是針對多數據類型在同一場景,還是針對特殊場景的優化和輔助軟件下移的場景,這就是浪潮軟件定義存儲的較大優勢。”
堅持場景化創新
在孫鋼、張刃、張柯等浪潮存儲團隊的努力下,浪潮在包括軟件定義存儲在內的存儲高端市場,連續3年實現銷售額100%+的增長。2017年,浪潮軟件定義存儲更是實現了200%+的增長。
“我們會繼續朝著我們的目標‘做業界領先的數據存儲專家’前進,樹立更多的標桿客戶,進行更多的針對性場景優化,讓我們的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做的更加專業。”孫鋼說,“浪潮存儲現在有一支成熟、有力的團隊,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非常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