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09年7月28日電 /美通社亞洲/ -- 招商證券基金研究小組發布基金市場一周觀察,具體內容如下:
招商證券基金研究小組認為,當前中國經濟復蘇過程正在按照產業擴散效應漸次展開;未來將仍然維持寬松的貨幣政策;基礎 A 股市場當前仍處于經濟復蘇和流動性雙重因素推動的作用下,這兩個上半年市場上漲的主要推動力沒有發生方向性的改變。
從流動性指標上來看,6月份居民儲蓄存款增速繼續回落,同期的股票和基金開戶數也持續上升,說明居民部門資產配置向風險資產轉移,另外,數據顯示貨幣正缺口正在擴大,表明流動性供給與實體經濟需求的狀況在進一步加大。
新公布的數據中,較值得關注的是6月份當月房地產新開工面積1.22億平米,同比增長11.9%,這是2008年7月份以來首次扭轉同比負增長的局面,這意味著房地產業的復蘇已經不僅僅停留在房屋銷售層面,對于激活鋼鐵、機械、化工、煤炭等意義重大,經濟活躍程度和廣度可能加速。
受貨幣政策和經濟數據的提振,上周基礎 A 股市場繼續上行,權益類基金凈值隨之繼續增長。其中持有股票頭寸最多的指數型基金(包括 ETF)凈值漲幅較大,超過主動投資的偏股型基金平均漲幅。
上周基金季度組合公告完畢,主動投資的偏股型基金在二季末的股票平均倉位為78.81%,比一季末增加了8個百分點;此外,與上期末相比,基金二季末重倉股集合發生了較大調整,在行業方面增配金融地產類股票,而減持防御類股票。這反映了基金整體對近期市場走勢持有樂觀的態度。
需要說明的是,基金季末公告的倉位水平是滯后信息,也并不能完全代表基金的系統風險暴露。數據顯示基金季度組合公告后至今的一個月內,基金整體系統風險暴露還有所增加,其中股票型基金整體系統風險大于0.8,混合型基金整體系統風險在0.7的水平,此外,個別基金之間當前系統風險暴露的差異也較大。
未來權益類資產的預期收益高于固定收益類資產,從長期戰略配置的角度看,應該增加權益類基金比例,減少固定收益類基金的投資比例。當前經濟復蘇和流動性因素均未發生大的改變,仍可繼續前期策略,在組合中保持較高的風險頭寸。
今年以來市場有自上而下的特點,表現為指數對經濟指標變動、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調整等信息十分敏感,用 ETF 等基金作為波段操作的工具是可行的選擇。考慮到市場在上半年漲幅較大的情況下可能有技術性調整要求,我們建議采用短期策略的投資者可以 ETF 和現金類資產進行風險頭寸的管理,根據市場波動狀況在 ETF 代表的標準風險資產和無風險的現金類資產之間進行調配。
通過基金進行長期投資的投資者可以指數基金作為投資標的,對指數基金的投資比例可根據長期市場預期合理配置;也可投資主動投資的偏股型基金,但應回避那些風險暴露過于極端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