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8年8月17日電 /美通社/ -- 隨著今年8月19日 -- 第一個“中國醫師節”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醫療服務領域。上海高端私立醫療品牌美華醫療集團認為,通過細分市場、保障前端醫療人員、完善先進醫療體系等方式,私立醫院也可以與公立醫院并駕齊驅,共同分擔一線城市密集的就診患者,共享先進的醫療資源。
15 年前的上海美華迎來了第一位客戶 -- 英國領事館一位商務參贊的夫人,15年后的今天,所有的美華人一定無法想象今天美華醫療集團的繁榮景象,也無法想象如今私立醫院已經從數量上超過公立醫院的千舟競發的良好態勢,更無法想象美華婦兒、沃德醫療業已成為業內標桿。
據世界衛生統計報告,中國政府醫療衛生上的財政支出占 GDP 的比例不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低于低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醫師依然為世界22%的人口提供了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這是中國醫師的無私奉獻和對人類的巨大貢獻。這其中就包括了像美華醫療集團這樣的辛勤耕耘者。
今年8.19日,是第一個正式的、中國醫師自己的“中國醫師節”,丁香園也非常榮幸能在這個節日前,有機會深入了解中國醫療界的重要參與者美華醫療集團,了解美華醫療集團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向更多的像美華這樣的醫療參與者致敬,向辛勤勞動的醫生致敬,向醫療創業者致敬 --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2003 年,郭雨橋博士經過深思熟慮后準備在上海實踐美式私家醫療的先進理念。3月1日,美華婦兒服務在上海華山醫院綜合樓的16 樓正式創辦,并開始對社會服務,標志著美華這個品牌的正式成立。
當時的醫療市場,對美華提出的針對精英人士的高端醫療服務還是比較陌生的。美華自己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努力嘗試切入上海這一中國超一流城市的高端醫療市場。
細分的市場
上海不但是中國大陸的經濟重地,更是中國醫療的中心之一,聚集了一大批高水平的醫療機構和高水平的醫生。但是醫療資源的不足和分布不均,也是顯而易見的。就兒科來說,主要的也就新華醫院、兒科醫院、兒童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四家,根據美華集團兒科醫療總監滕國良醫生估算,他們每家的日均門診量大概在 6000 到 8000 左右,總體估計上海的年兒科門診量大概有1300萬到1500萬這樣的水平。
但在滕國良醫生看來,這里面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巨大的年兒科門診量反映了兒科市場需求的程度,市場需求非常大,但是上海兒科醫療資源分布相對集中,總體上就是上面所說的四大家,不但承擔本地還要承擔江浙滬周邊甚至全國的部分患者。其實,上海的兒科資源非常短缺,而且分布非常不均勻。資源集中在三級甲等、三級專科醫院。
這正是美華的發展機會。美華正是從這種角度,切入了兒科醫療市場。但是一開始,患者家長反映,美華兒科??茢盗枯^少,無法全方位滿足兒科客戶的??菩枨蟆?偨Y就是,沒有從病人的角度來設計兒科的管理。
滕國良醫生后來總結道,兒科醫療的需求是普遍的,美華從病人的角度來做管理,并不是從醫院的角度來做管理。病人的需求在哪里,美華就為病人需求去做設計管理。所以美華從創立到現在,逐漸在私立醫院里面樹立了一個很好的口碑。
這種設計,主要就是差異化的需求。例如,有的兒科病人不想去排隊,有的病人,需要夜間門診。美華針對這些細分的差異化需求,很好的立足市場,滿足了病人的需求。
醫生從哪兒來
美華婦兒實行主診醫師負責制,致力于為社會精英人士提供高端醫療服務。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像美華這樣的私立醫院,和三甲醫院比較起來,是一種純粹服務型的醫療機構,高水平的醫生愿不愿意來?集團醫療質量負責人劉英姿醫生介紹了美華集團的醫生主要來源。
一個來源就是外籍醫生。郭雨橋先生在國內開展事業之前,就在美國有過成功的診所經驗,深諳美式私家醫療的精髓。美華婦兒服務由美國哈佛醫學院的專家團隊提供技術支持,借鑒美國私家??漆t生模式,引入全套先進醫療設備、網絡技術及現代管理理念,傾力打造中國婦兒醫療服務百年品牌。
目前美華集團的中外醫生的整個一個比例在7:1左右,也就是說外籍醫生大概占到了15%左右。而且外籍醫生主要的一個特點是學歷都是很高的,大部分都是博士學歷。
其次,鼓勵好的醫生進行流動。好的醫生,應該是為客戶服務的,而不是為某家醫院服務。美華在國家多點執業的政策支持下,努力促進上海地區的醫療人才流動、均衡配置。
再次就是自有體系內的醫生。美華建立了一整套的醫生培養體系,不論是剛畢業的學生還是來自其他醫院的較高年資的醫生,都需要進入該體系,培養、發展。美華對自己的醫護,都進行統一的資格認證,這不同于國家的行業資格認定。美華的醫生分為八個級別,四級以上才能作為主診醫生,六級有可能是資深的主任醫生,七級八級可以達到主管或醫療總監的程度。
劉英姿醫生介紹,以婦產科為例,大部分醫生都來自于一婦嬰、國婦嬰,長婦嬰等。目前美華的國內醫生中,博士文憑的占到了10% 左右,碩士文憑以上的醫生占到了34.6%,接近35%。醫生的構成是優于很多的三級醫院的。
“近者悅,遠者來”,不僅僅是美華的企業文化,是美華對患者的承諾,更是美華對加入的每一位醫生的承諾。在美華看來,近者,就包括自己的醫生,近者悅,就得是自己的醫生能悅起來,讓每一位醫生在美華能安心、放心、開心。
醫療技術保障體系
2013 年,上海美華婦兒服務通過各項嚴格審查,成為亞洲首家榮獲 DNV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認證的私立婦兒醫療機構。
這是美華多數認證中的一個,也是美華醫療技術保障體系成功發揮作用的外在反應。
體系之一:診療規范。它是會存在一定的差異的行業標準,比如美國、歐洲和中國這邊,行業標準的差異會比較大。但是美華和中國的其他專家一道,努力使中美的標準相結合,進行標準化的導入,建立自己的診療規范。
體系之二:交流。中美之間的醫學交流,是美華成立之時就具有的內在基因。美華的中國籍這部分醫生,基本上都要送到美國哈佛大學貝斯醫院去進行一些學習和交流,為中外醫生之間的交流打基礎,為中外醫療技術的交流提供先決條件。
體系之三:晨會制度。美華具有長效的學術交流性質的晨會制度。如婦產科和兒科,每周一次晨會,中國籍的醫生和外籍醫生會在這樣的平臺上進行一些溝通和交流。不但交流國外的最新學術進展,交流各自管理患者的經驗,還會分享各自國家的一些醫療法規。
體系之四:監督與質控。美華結合中國的三級醫生查房制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監督機制。一個醫院它要真正的循環起來,還要靠監督體系去搭建安全防火墻。同時還建立了自上而下的一個質量檢查機制。
體系之五:團隊合作。依靠醫生的個人英雄主義,是永遠不能把醫療做好的。好的醫療是靠一個團隊的努力打造出來的。美華一直強調并持續優化自己的醫療團隊。開展各種醫療應急演練。在產科,就會組織主診醫生、住院醫生、麻醉醫生、新生兒科醫生、臨床的護士、超聲醫生一起參與各種病種演練,包括產后出血、羊水栓塞、子宮破裂、難產、異位妊娠等等。通過這些發現問題,整改問題,形成新的治療方案。
主診醫生制度和服務口碑
美華人時刻提醒自己的是,這是一家服務型的醫療機構?;颊邅淼矫廊A后,不但能進行安全、有效的醫學治療,還能享受到非常溫馨的、留下美好記憶的服務。而這對于每一位美華人,是一項基本素質。
美華非常具有特色的一項服務就是主診醫生制度,通過該制度,為患者提供一個連貫性的醫療服務。美華應該是最早將美式私家醫療的主診醫生服務制引入到中國的。
主診醫生服務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呢?劉英姿醫生給我們舉了婦產科的例子。一個孕婦從初次進入美華接受檢查到生產,全程由同一個醫生為她服務。在這個長周期中,醫生和患者建立非常深厚的信任,共同面對孕產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真正的達到了整個美式私家醫療服務,真正的實現了一個連貫性的服務??梢哉f,美華,重塑了中國的醫患關系。
這也是美華的文化精髓。它首先是一種美式的文化,經過美華的努力,成為美華的文化,并持續改善醫患關系,為患者提供他最需要得到的服務。
而優質服務帶來的口碑比任何宣傳都重要,著名泌尿外科主任醫師張元芳一再向我們強調。
張元芳介紹到,外人所不知道的是美華的患者,百分之九十都是靠患者之間口口相傳而來的。這也是美華非常濃墨重彩的一筆。
美華自創立之日,郭雨橋先生就規定,美華不作過度市場宣傳。美華需要的是口碑,而不是沒有意義的廣告,美華追求的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每一位美華客戶,就是美華最好的廣告。
美華既低調又快速發展的秘訣就在于此。美華一直狠抓內涵,抓服務,得到了所有客戶的認可。雖然不做廣告,但是比廣告還要好。
上善若水
15 年的發展中,美華婦兒在低調中厚積薄發,迅速成長。如今,它枝繁葉茂,成為擁有上海美華婦兒醫院、上海美華丁香婦兒門診部、上海沃德醫療中心3家醫療機構的集團。為中國高端人群提供優質的美式私家的婦、產、兒科、全科醫療服務。
據沃德張元芳院長介紹,美華通過自己的努力,不但在上海站穩腳跟,還為私立醫院正名 -- 私立醫院,也可以做好醫療,極大的改善了民眾對私立醫院的看法。美華利用自己與公立醫院的差異競爭,不但發揮了自己的優勢,還與公立醫院進行了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非常出色的實踐了國家對私立醫院的希翼 -- 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有益補充。
沃德與其附近的東方醫院就是例子。有些重癥患者,會通過沃德的綠色通道,輸送到東方醫院;沃德的某些手術,甚至可以請他們的麻醉科主任過來幫忙。當然,也存在著競爭,但是沃德歡迎這種良性的合作與競爭。
在此過程中,不但雙方的醫療技術可以得到提升,最終讓患者受益。而且,在比較中,更加突出了沃德的服務優勢,更加得到高端客戶的認可。
沃德依靠強大的醫療服務以及嚴格的質量控制和監督體系,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績,取得了監管方的認可,特別是取得了廣大患者朋友的認可。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就是美華和沃德強大的地方所在。
不一樣的第一個“中國醫師節”
本次醫師節當天,美華會組織醫師及其家庭成員觀摩一場電影。同時,在醫療線開展法律法規學習和病例討論的專業活動,以及相關專業的學習。一系列活動既顯現出對醫師家庭的關懷,也非常好的體現了“夫唯不爭”和“善利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