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2018年8月29日電 /美通社/ -- 8月26日,輝騰資產南通公司舉行開業典禮暨客戶答謝活動,中鐵中基供應鏈集團總經理、輝騰金控董事長岑鵬出席該活動并發表演講。岑鵬分享了現代供應鏈體系對社會經濟和日常生活的滲透與影響,并解讀了國家政策對供應鏈產業及供應鏈服務企業的指導方向。
岑鵬以中鐵中基供應鏈集團為例,介紹了全球供應鏈服務企業的五大能力:一、供應鏈管理服務能力;二、供應鏈數據集成能力;三、供應鏈金融服務能力;四、全體系信息追蹤系統;五、食品與安全檢測系統。
供應鏈對經濟、生活深度滲透
供應鏈這個詞匯是舶來品。2012年,美國率先發布《全球供應鏈安全國家戰略》,這個文件由美國的智庫提出,核心的內容是如何把現代物流體系融入到供應鏈管理的環節,在全球化一體化進程中,有效提升競爭、有活力的供應鏈模式,并稱之為“促進商品可以安全與高效的運輸和有彈性的全球供應鏈”。
美國發布報告五年后,我國國務院辦公廳于去年10月發布《關于供應鏈產業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隨后,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委發布了《關于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
中國是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大制造業大國、較大的物流市場和電商市場:我國從較早的原料加工起步,最終形成全球較大的制造基地:全球有一半的拖鞋襪子等紡織用品、消費電子類產品和家電類產品都是由中國制造,三分之一的手機電腦、全世界一半的床上用品,都是來自于中國。通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中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工業制造體系。
每年“雙十一”以50%的增速創造營業額,去年的“雙十一”完成4000億元的交易額。這些都為我國供應鏈飛速發展提供了基礎,也為供應鏈體系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岑鵬表示,供應鏈體系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飛機、智能制造行業里的智能手機和汽車,都是供應鏈體系完整的產物。波音和空客是最有名的兩家飛機制造公司,全球有兩萬多家飛機零部件廠商為它們提供零部件。沒有供應鏈,我們可能用不到這樣高質量的商品和服務。
供應鏈創新三大方向
在新的供求體系下,我國提出了供給側改革。岑鵬認為,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是對供應鏈的創新和應用。《供應鏈創新指導意見》也對供應鏈重新定義:供應鏈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質量和效率為目標,以整合資源為手段,實現產品設計、采購、生產、銷售及服務等全過程高效協同的組織形態。
基于此,我國對供應鏈創新發展提出三個非常重要的指標:首先,實現中國重點行業智慧供應鏈體系,包括重型制造、航空器、汽車、軍工設備等重點行業;其次,未來三年培養出100家左右全球供應鏈領先企業;最后,要求在現代農業、制造業,金融、物流,建立完整的供應鏈創新體系。
岑鵬表示,未來,供應鏈的創新應用將涉及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在第一產業,需滿足我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主要體現在“吃”的方面。供應鏈服務需對農副產品的生產、加工、流通進行科學化、高質量的信息安全溯源,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的現代農業服務體系。
在第二產業,將要求工業部門可視化、物聯網化,智能制造業實現供應鏈高標準的生命鏈條,體現在協同化、服務化、智能化全方位產業提升。目前在電子類產品、汽車、航空器和高端制造在逐步實現這樣的功能。
在第三產業,將重點強調商務流通部門,構建采購、分銷、存儲、配送等供應鏈協同平臺引導生產端的優質化培養新型的供應鏈企業,支持中小微企業的融資。
供應鏈企業的五大能力
根據《供應鏈創新指導意見》,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蓋我國重點產業的智慧供應鏈體系,培育 100家左右全球供應鏈領先企業,中國成為全球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重要中心。
岑鵬以中鐵中基供應鏈集團為例,要成為優秀的全球供應鏈企業需要具備以下五種能力:首先是供應鏈的管理服務能力;其次是供應鏈數據集成的能力;再次是供應鏈金融服務能力;還有全體系信息追蹤系統;最后是食品與安全檢測的系統。
以上五大能力涉及到社會經濟體系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供應鏈服務。岑鵬介紹,中鐵中基供應鏈集團脫胎于我國早期的公路與鐵路運輸系統,逐步形成了目前全亞洲較大的倉儲管理公司,全國網絡覆蓋率較高,且線路最長的物流網絡。目前,通過自有知識產權建立了以云端為核心的供應鏈服務平臺,通過中鐵系統25年積累的全國性的物流、倉儲數據,獲得中國郵政、“三通一達”、順豐等多平臺交互數據,實現全國物流網絡大數據處理能力。并構建了全鏈商品及物流信息追蹤系統、完整的食品安全識別檢測系統,包括了ISO9000,ISO 14001環境的認證,還有OHSMS18001食品健康認證等等。
近年來依托物聯科技數據,中鐵中基供應鏈集團形成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平臺輝騰金控,提高了供應鏈金融作為供應鏈服務的戰略發展核心,從產業投資、基金管理,資產管理,海外金融平臺,商業保理和物聯科技等金融服務形成完整的供應鏈金融服務體系。
岑鵬總結說,成為全球供應鏈企業的典范是中鐵中基供應鏈集團的目標,所具備的能力展現出來是這樣的:以物流倉儲為基礎,以農業食品安全、商貿流通、新能源汽車配套服務、物聯科技和供應鏈金融為核心,對物聯網、互聯網進行深度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