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綠色電力送到雪域高原”
西藏自治區拉孜縣節村正式告別無電歷史
北京2010年8月26日電 /美通社亞洲/ -- 2010年8月21日上午,“把綠色電力送到雪域高原” -- 華北電力大學大學生赴藏新能源科技教育扶貧行動圓滿收官,西藏自治區拉孜縣節村通電慶祝儀式在拉薩舉行。此次行動自7月15日正式啟動以來,歷經一個多月,見證了節村無電歷史的結束。
“把綠色電力送到雪域高原” -- 華北電力大學大學生赴藏新能源科技教育扶貧行動由科信能環(北京)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尚德太陽能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環球企業家》雜志社聯合華北電力大學共同發起。
此次行動旨在配合國家能源發展戰略,探索解決西藏無電地區電力供應、改善無電地區能源利用狀況的難題。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華北電力大學能源電力特色學科優勢,以西藏無電村太陽能供電試點為基礎,吸引社會力量推動西藏無電地區的供電問題,實現新能源科技教育扶貧服務行動的可持續發展。具體以西藏日喀則地區拉孜縣節村為試點,采取“送設備、送人才、送服務”三位一體的方式,以徹底解決該村89戶村民的無電歷史。亦是順應世界能源發展趨勢,解決我國無電地區能源供給的有益嘗試。
7月15日下午,“把綠色電力送到雪域高原” -- 華北電力大學大學生赴藏新能源科技教育扶貧服務行動研討會暨出征儀式在華北電力大學舉行。團中央學校部副部長楊松、國務院扶貧辦機關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夏更生、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商務部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副會長、西部地區投資促進工作小組組長高青、西藏自治區駐京辦書記馬升昌、教育部思政司思政處副處長李亞員、北京團市委大學部副部長孫健等領導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研討會上,各相關部門就新時期如何在社會層面整合資源、建立機制,引導高校大學生發揮專業優勢、深化新能源科技教育扶貧服務行動,服務國家新能源發展戰略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出征儀式上,華北電力大學團委副書記趙治首先宣讀了《“把綠色電力送到雪域高原” -- 華北電力大學大學生赴藏新能源科技教育扶貧服務行動實施方案》。該方案指出,此次行動將采取高端切入、重點突破、長遠發展的行動戰略,從而推動新能源科技教育扶貧服務行動的可持續發展。扶貧服務行動不僅要為無電貧困地區提供相關的設備支持,更重要的是為當地群眾提供智力支持。
參與企業代表在發言中表示,他們將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關注民生民情,并把致力于扶貧濟困送溫暖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積極配合學校將綠色電力送到雪域高原。即將出征的大學生代表表示將發揚“愛國家、愛家鄉、愛專業”的精神,扎根西藏無電地區,讓綠色電力照亮雪域高原,傳播光明、文明、富裕、和諧,做一名無悔于青春的“光明使者”。
隨后,團中央學校部、國家扶貧辦、國家能源局、商務部、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等部門的領導先后發言,他們指出,赴藏開展新能源科技教育扶貧服務行動充分體現了華北電力大學“辦一所負責大學”的理念,標志著華電在深入探求解決西藏無電地區供電問題上邁出了具有戰略意義的一步。同時,給予科信能環(北京)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和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以高度評價,“把綠色電力送到雪域高原”是新能源企業責無旁貸的責任,讓貧困地區擁有代表能源發展方向的綠色能源,在世界范圍內都會具有一定的典型示范作用。
華北電力大學黨委書記吳志功表示,開展“把綠色電力送到雪域高原” -- 新能源科技教育扶貧服務行動是學校貫徹黨中央戰略部署,將強國與強教有機結合的重大戰略舉措。它實現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與發揮學校辦學特色和學科優勢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與服務社會、解決貧困地區實際問題的有機結合,實現了把握世界能源發展趨勢與貧困地區的“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有機結合,形成了立體化的實踐體系,實現了社會、學校和個人發展的完美的統一。
為深入開展“把綠色電力送到雪域高原” -- 華北電力大學大學生赴藏新能源科技教育扶貧服務行動,指導村民掌握戶用太陽能照明的使用、維護和維修的基本技能。8月14日到8月21日,華北電力大學、科信能環(北京)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環球企業家》雜志社各方工作人員協力將戶用太陽能設備送到拉孜縣節村,并幫助當地村民安裝調試照明設備。8月19日到8月21日,來自華北電力大學的大學生志愿者在節村開展了太陽能利用科普知識及太陽能設備知識培訓,為當地群眾提供智力支持,推動新能源科技教育扶貧服務行動的可持續發展。
8月21日上午,“把綠色電力送到雪域高原” -- 華北電力大學大學生赴藏新能源科技教育扶貧服務行動圓滿收官,暨西藏自治區拉孜縣節村通電慶祝儀式在節村舉行。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團地委書記王金銘、拉孜縣委副書記周信偉、拉孜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鑫、拉孜縣副縣長拉巴次仁、日喀則電力公司副總經理劉慶軍、日喀則電力公司辦公室主任魏昌宏、華北電力大學(保定)團委書記李東、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張靜出席此次儀式,儀式由華北電力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張順濤老師主持。
在慶祝儀式上,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各級部門領導對此次行動進行了充分肯定,日喀則團地委書記王金銘在講話中指出,節村實現戶戶有電,是華北電力大學“把綠色電力送到雪域高原” -- 大學生赴藏新能源科技教育扶貧服務行動的重要成果,充分體現了華北電力大學“辦一所負責大學”的理念,標志著華電在深入探求解決西藏無電地區供電問題上邁出了具有戰略意義的一步。華電學子積極參加能源科技扶貧行動展現了新時期共青團員的風采。
拉孜縣委副書記周信偉在儀式上指出華北電力大學作為中國電力的較高學府,以解決西藏缺電、無電地區用電問題為己任,為節村帶來了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帶來了村民渴望已久的電能,為村民帶來了走向美好未來的希望。
日喀則電力公司副總經理劉慶軍在發言中指出,由華北電力大學發起的新能源科技教育扶貧服務行動,深入西藏無電村落,結合當地的自然情況,以環保為先導,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方案,聯合社會知名企業向無電地區“送設備、送人才、送技術”,讓節村從此告別黑暗,走向光明。
節村村長擔增代表全體村民對華北電力大學、科信能環(北京)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環球企業家》雜志社表示了由衷的感謝,他說,全體村民翹首以盼的照明用電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全體村民沉寂在歡樂的海洋當中。
華北電力大學赴藏新能源科技教育扶貧服務行動志愿者代表陳振宇說,積極服務國家能源發展戰略是華電學子義不容辭的責任,在科技教育扶貧服務行動中做到了“受教育、增知識、長才干”。
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代表張靜在講話中指出,尚德電力一直關注公益事業,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公司將以為節村提供太陽能照明設備為契機,進一步關注無電地區的電力供用問題。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團委書記李東指出,此次行動以西藏日喀則地區拉孜縣熱薩鄉節村為試點,采取“送設備、送人才、送服務”三位一體的方式,徹底解決了該村無電農戶的照明用電問題,希望節村的同胞們能夠充分享受“綠色電力”為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同時也希望華北電力大學的同學們能夠繼承和發揚“愛祖國、愛家鄉、愛專業”的精神,做一名無愧于青春的“光明使者”,讓綠色電力照亮夜晚、溫暖人心。
隨后,拉孜縣政府向華北電力大學贈送了牌匾。華北電力大學赴藏新能源科技教育扶貧服務行動實踐團向節村的兒童們捐獻了1000元人民幣和世博會紀念品,并向村民贈送了西藏自治區拉孜縣節村通電慶祝儀式紀念徽章。為慶祝戶戶有電,節村村民身穿盛裝,載歌載舞,借以感謝華北電力大學、科信能環(北京)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環球企業家》雜志社為節村做出的貢獻。
儀式過后,出席儀式的領導在實踐團老師的引領下,深入當地村民家中參觀了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的安裝與使用情況,他們對此次赴藏新能源科技教育扶貧服務行動給予充分肯定,并鼓勵大學生積極投身于西藏電力事業的建設。
此次行動得到了來自大學、企業、政府等多方面的關注和支持,作為教育部直屬高校中唯一的以電力為學科特色的重點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始終關注國際電力學科研究領域的前沿和我國電力工業發展的需要,不斷推動電力及相關學科領域的學科建設,以服務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為己任,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此次行動是學校、企業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生動體現,亦是順應世界能源發展趨勢,解決我國無電地區能源供給的有益嘗試。
關于《環球企業家》雜志社
《環球企業家》雜志創刊于 1993 年 7 月,以"推動中國商業國際化"為使命,是目前國內惟一一本以國際化為核心標識的高端商業雜志,亦是國內報道世界級企業、企業家以及傳奇商業人物最頻密的雜志 ;作為"家鄉媒體",我們同時關注最具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公司 -- 它們已在與跨國公司的同臺競技中逐步長大成人。
秉持國際視野、專業精神,17 年來,《環球企業家》始終致力于運用比較分析框架,提供全球化背景下的一流商業故事和見解,搭建中外商業人士的無邊界社區,以此獲得高端商業人群的充分認可。如今,隨著國際化成為中國商界的熱門話題,且中國市場日益成為跨國企業的重要戰略支點,《環球企業家》已被廣泛譽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主流商業雜志之一。
《環球企業家》雜志由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主辦,2009 年本著"內部資源整合、穩步發展" 的原則,成為 21 報系的重要成員。至此《環球企業家》擁有了全形態的媒體傳播伙伴平臺,形成了強大的傳播協同效應。《環球企業家》每月 5 日和 20 日出版,單期發行量為 13.5 萬份;每日更新的"環球企業家網"www.gemag.com.cn 亦在 Alexa 排名中居國內商業媒體前列 ;一年一度的"環球企業家高峰論壇" 更成為眾多中外商業精英探討國際和中國商業趨勢的聚會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