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7月28日 /美通社/ -- 近日,由國際鋁業協會(IAI)攜手國際公認的測試、檢驗和認證機構SGS舉辦的"國際鋁供應鏈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減排路徑交流會"在上海圓滿落幕。本次會議聚焦全球鋁工業的脫碳進程,吸引了來自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行業協會及研究機構的眾多代表參與,涵蓋了關注低碳發展的原鋁及再生鋁生產企業、鋁加工企業、鋁制品及零部件生產企業。同時,來自汽車、包裝、新能源、消費品等下游行業的代表性企業也蒞臨現場,共同探討鋁行業在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中的關鍵議題與解決方案。
國際鋁業協會(IAI)秘書長Miles Prosser先生、鋁業管理倡議(ASI)首席執行官Fiona Solomon博士及其氣候變化與脫碳總監Chris Bayliss先生、有色協會輕金屬部主任莫欣達女士、落基山研究所(RMI)氣重工業與循環經濟部門主任李抒苡女士、尚輕時代金屬信息咨詢公司總經理董春明先生、SGS管理與保證事業群可持續發展及供應鏈服務副總監李蕾女士等專家出席會議并參與交流。與會專家圍繞鋁供應鏈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標準、減排技術路徑及行業低碳轉型趨勢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入研討,以前沿視角與實踐經驗為全球鋁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注入智慧動能。
SGS管理與保證事業群可持續發展及供應鏈服務副總監李蕾女士代表主辦方在開幕致辭中表示:2024年我國電解鋁產量已占全球 60%以上,隨著全球低碳轉型進程加速,未來五到十年,市場對低碳鋁、綠色鋁的需求將持續攀升,這一趨勢既為行業發展帶來挑戰,更帶來了機遇。李蕾女士強調:綠色轉型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SGS作為國際公認的測試、檢驗和認證(TIC)機構,將持續為鋁產業鏈企業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與服務,助力行業在碳減排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突破。
國際鋁業協會秘書長Miles Prosser先生在會上帶來了關于全球鋁工業脫碳路徑、發展軌跡、核心數據及最新進展的深度分享。他系統闡述了《2050 鋁業溫室氣體減排路徑》的全球實施現狀,通過對全球鋁工業碳排放數據的分析,展示了行業在脫碳過程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為全球鋁產業低碳發展提供了具有參考價值的行業視角。
SGS管理與保證事業群ESG業務資深技術專家對《歐盟電池法案對鋁業碳足跡的影響與挑戰》進行了深入解讀。隨著全球對可持續能源的需求不斷增長,歐盟電池法案的實施對鋁行業的碳足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技術專家通過具體案例分析,闡述了鋁企業在應對歐盟法規時的實踐路徑,如何通過優化生產流程、加強原材料采購管理等措施,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滿足法規要求并提升市場競爭力。
會議期間,行業專家們圍繞鋁供應鏈減排相關熱點話題展開深入探討。尚輕時代金屬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ASI顧問董春明老師帶來了極具實踐價值的分享,聚焦鋁價值鏈實體在溫室氣體排放審核中常見不符合性及改進建議展開闡述。董春明老師結合多年行業經驗與大量審核案例,指出當前鋁企業在碳足跡核算邊界界定模糊、數據采集完整性不足、排放因子選取不規范等常見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建立全流程數據追溯體系、加強內部碳管理人才培養、引入數字化碳管理工具等改進措施,為企業提升碳排放管理水平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
SGS推出"可持續發展 即刻行動"(Impact Now for sustainability)解決方案,聚焦氣候變化、循環利用、保護自然及ESG鑒證四大核心領域。SGS管理與保證事業群可提供專業高效的低碳綜合解決方案,如SBT科學碳目標設定、ISO 14068碳中和標準、ISO 14064組織或項目層面溫室氣體量化與核查、ISO 14067產品碳足跡量化與核查、ISO 14083運輸鏈溫室氣體排放量化和報告、PAS 2060、ISO 14040/ISO 14044 LCA生命周期評價、ISO 50001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能源審計、能效對標、節能診斷、能效測試、CDP披露項目咨詢、ESG報告編制審驗、CBI氣候債券鑒證以及綠色金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