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5年7月30日 /美通社/ -- 2025年7月23日—7月25日,SGS受邀亮相"2025國際零碳城市鄉村與零碳建筑大會暨技術設備博覽會"(簡稱"國際零碳大會"),協同中建方程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節能協會低碳健康地產專業委員會聯合承辦 "ESG、綠色金融協同構建綠色低碳建筑新生態" 分論壇。大會期間,中國建筑節能協會綠色低碳測評工作委員會召開成立大會,SGS成為綠色低碳測評工作委員會首批成員,并獲頒"近零能耗測評機構"證書。
ESG、綠色金融協同創新 賦能綠色低碳建筑新生態
"ESG、綠色金融協同構建綠色低碳建筑新生態" 分論壇,匯聚了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金融機構及領軍企業的多位專家、企業代表,共同探索 ESG 與綠色金融在推動建筑領域綠色低碳轉型中的協同路徑,受到各界高度關注。
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副會長宋中南進行主旨發言,強調在 "雙碳" 目標指引下,建筑領域踐行 ESG 理念、融合綠色金融的重要性,提出需實現產業協同以共筑綠色生態、立足技術創新以驅動低碳轉型,他指出:"建筑領域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絕非單一領域的 "獨奏",而是政策、技術、金融、標準等多維度的 "交響樂"。ESG與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相契合,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實踐;綠色金融伴隨綠色低碳事業應運而生,代表全球可持續發展新方向和新趨勢;綠色低碳轉型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創新命題也是改革命題。ESG、綠色金融協同構建綠色低碳建筑新生態,其重要性和緊迫性日益凸顯。"
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IFC綠色建筑項目中國區負責人郭昊則從國際視角出發,分享了國際綠色金融機制在推動建筑低碳轉型中的實踐經驗與創新模式。她提到:
"根據IFC的研究,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占全球能源及工業相關碳排放的約40%。其中,超過三分之二來自人口密集、城市化迅速的新興市場國家。IFC國際金融公司始終致力于通過綠色金融工具以及可量化、可實施的技術標準,助力新興市場實現建筑業的低碳轉型。IFC 推出的 EDGE 綠色建筑認證體系,旨在提供一套可持續、可量化、可落地的綠色建設工具,不僅為開發商提供清晰可行的節能設計路徑,也為銀行及投資機構識別綠色資產、制定綠色融資產品提供了可信標準。"
SGS環境、健康及安全事業部副總經理賈佳聚焦 "建筑行業出海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就建筑與建材企業出海的 ESG 實踐策略展開分享,她提到:"當前歐洲建筑市場綠色門檻持續提高,中東和東南亞的基建需求爆發式增長;金融投資機構日益傾向通過ESG篩選機制,引導資金流向、降低金融風險,并以此推動企業將ESG納入戰略和營運管理。建議建筑行業企業出海,應以ESG為錨點,著力碳足跡管理、綠色認證等重要議題構建全球化可持續競爭力。"為此,SGS提出了三項策略建議,以助力建筑行業企業的綠色出海。
策略一:優化產品環境足跡 提高綠色低碳競爭力
以產品環境足跡為核心,突破綠色壁壘。通過環境產品聲明(EPD)量化建材全生命周期的資源消耗與碳排放,依托第三方獨立審核,滿足歐盟 CPR 建筑產品法規、CBAM 碳邊境調節機制等要求,讓綠色成為產品 "國際通行證"。
策略二:以綠色建筑認證提升市場認可度與融資能力
借綠色建筑認證,打通融資與市場雙渠道。以IFC國際金融公司推出的綠色建筑認證體系EDGE為例,它不僅是市場認可度的 "加分項",更是獲取低成本綠色融資的關鍵。SGS正與IFC國際金融公司、中建方程等業界伙伴建立深度合作,共同推動EDGE認證在中國的廣泛落地。
策略三:構建系統化 ESG 管理體系,強化重點議題管理和全球合規能力
從污染物排放、廢棄物管理等環境指標,到勞工權益、供應鏈管理等社會指標,再到可持續投融資、合規運營等治理指標,形成全鏈條 ESG 管理能力,應對全球差異化監管要求。
以近零能耗建筑推廣應用助力"好房子"體系建設
建筑行業作為全球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來源,面臨著節能降碳和綠色轉型的巨大壓力。近零能耗建筑的應用和推廣,不僅實現可觀的節能降碳量,改善環境質量;還可以提升室內舒適度,實現以人為本的"好房子"建設體系。
SGS 擁有多種國際、國家和地區的特定綠色建筑標準經驗,是世界銀行下屬國際金融公司 IFC 授權認可的 EDGE 綠色建筑認證審核機構、IWBI WELL 健康建筑性能測試機構、以及國際 EPD 認證機構通過完善的評價管理體系、豐富的咨詢經驗和檢測技術優勢,攜手國內外權威平臺深化綠色標準共研,積極構建綠色可持續建筑體系。此次獲頒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近零能耗建筑第三方測評機構,是對SGS在建筑減碳領域專業能力與實踐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標志著 SGS 在推動建筑綠色轉型中發揮著積極作用,以高效的綠色低碳技術支撐和服務方案,賦能建筑綠色升級和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