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5年7月29日 /美通社/ -- 2025年7月,擎科生物于北京成功主辦"寡核苷酸藥物沙龍(北京站)",本次會議圍繞小核酸藥物的研發趨勢、遞送挑戰、CMC合規、專利策略與未來商業化路徑展開了深入探討,吸引了眾多來自科研機構、生物制藥企業及投資機構的專業人士參與。
本次沙龍設置了主題報告與圓桌討論環節,聚焦從核酸藥物的結構修飾、遞送系統,到適體藥物篩選、非肝靶向策略、臨床落地與知識產權等多個關鍵技術與產業話題。
技術縱深:從結構修飾到遞送系統的探索
王海盛博士主旨報告圍繞小核酸藥物的結構類型、作用機制、代表產品以及遞送系統的發展演進展開,指出化學修飾與組織靶向仍是推動核酸藥物成功上市的關鍵變量。
陳麟先副教授則從"非肝靶向遞送"的視角,展示了其團隊在環狀凝聚、結構控制、腦部靶向等遞送技術上的原創性研究成果。通過模擬海洋高鹽環境與構建環狀核酸結構,顯著提升了核酸穩定性與組織滲透效率,并在血管再生與神經系統疾病模型中展現良好應用前景。
張力勤副教授聚焦核酸適體的篩選與遞送策略,分享了通過熒光信號破壞機制進行親和力篩選的方法,同時指出核內遞送仍是限制核酸適體廣泛應用的關鍵瓶頸,期待平臺工具進一步提速功能驗證路徑。
觀點交鋒:聚焦產業落地的現實問題與差異化策略
圓桌討論圍繞"國內小核酸藥物遞送技術的突破路徑與產業化挑戰"展開。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國內在核心修飾技術、專利保護、差異化策略等方面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當前產業發展面臨的共性問題包括:遞送系統技術瓶頸、CMC一致性構建難度、醫生患者端認知不足、原料成本較高以及同質化競爭嚴重。未來應聚焦未滿足的臨床需求和更具前瞻性的適應癥方向,如罕見病和神經退行性疾病。
擎科立場:作為連接者、支持者與推動者
作為本次會議的主辦方,擎科生物希望通過此次沙龍搭建起產業鏈上下游的溝通橋梁,匯聚技術觀點,推動協作生態的建設。
擎科當前正積極布局小核酸合成與修飾服務平臺,聚焦高純度合成、差異化修飾開發、臨床級原料供應體系構建等方向,持續提升在核酸藥物原料與技術服務領域的專業能力。
未來,擎科將繼續攜手科研機構與藥企合作,共同推動小核酸藥物在中國實現更高效、更安全的產業轉化與臨床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