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8月22日 /美通社/ -- 日前,由晨泰醫藥支持,中國肺癌領域權威專家吳一龍教授牽頭開展的"佐利替尼真實世界研究者會暨肺癌腦轉移高峰論壇"在廣州隆重召開。會上宣布,全球首個針對EGFR陽性伴腦轉移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多中心前瞻性真實世界研究(RWS)正式啟動。佐利替尼真實世界研究,采用創新的"以患者為中心"研究設計,預計納入800例患者,覆蓋全國多家頂尖醫療中心,旨在為肺癌腦轉移診療提供高級別真實世界證據,推動臨床實踐優化。
國際肺癌研究協會(IASLC)杰出科學獎獲得者、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表示:"肺癌腦轉移是肺癌患者臨床治療的主要挑戰,作為新一代的EGFR-TKI藥物佐利替尼在腦轉移治療中有獨特優勢,在真實世界中,我們需要比較佐利替尼和現有的腦轉移治療方案,以便尋找更利于患者的治療模式。"
吳一龍:腫瘤學教授,博士生導師,IASLC杰出科學獎獲得者;中國醫師協會(CMDA)副會長;廣東省醫師協會(GDMDA)會長;廣東省人民醫院(GDPH)首席專家;廣東省肺癌研究所(GLCI)名譽所長;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CTONG)主席;2018-2024年臨床醫學領域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點擊視頻查看吳教授專訪
突破臨床困境:腦轉移成肺癌治療關鍵挑戰
迄今為止,腦轉移一直是EGFR突變肺癌患者治療過程中的主要挑戰和死亡原因。
"在初步診斷時,約25%的EGFR突變肺癌患者已經伴有腦轉移。隨著治療水平提高,在整個疾病過程中,腦轉移發生率可達50%。"吳一龍教授表示,"盡管我們已經有了三代EGFR-TKI藥物,但在臨床實踐中,現有藥物仍然不能非常有效地預防甚至治療控制腦轉移,我們需要一個新的EGFR-TKI藥物來解決既往腦轉移治療藥物的不足之處。"
腦轉移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導致預后急劇惡化。傳統藥物由于血腦屏障的存在,受蛋白外排機制作用而被排出腦外,導致腦內藥物濃度不足,很難在腦脊液中達到有效治療濃度。
佐利替尼:突破血腦屏障的創新之作
佐利替尼(澤瑞尼®)作為全球首款專門針對腦轉移設計的EGFR-TKI藥物,于2024年11月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上市。其獨特機制打破了傳統藥物的局限,成為肺癌腦轉移治療領域的重大突破。
"佐利替尼的研發解決了腦轉移這一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吳一龍教授表示,"佐利替尼是目前唯一非外排蛋白底物的EGFR-TKI,其入腦率可達100%,且不會被外排機制排出腦外,這一獨特機制使其在腦轉移治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因此,佐利替尼不應簡單按"代際"(如一代、二代、三代)分類,而應基于其針對腦轉移的獨特作用機制進行定位,這也提示我們需重新審視EGFR-TKI的分類標準。"
研究設計創新:"以患者為中心"的真實世界證據的新范式
III期EVEREST研究數據證實了佐利替尼的卓越療效。該研究顯示,對于EGFR突變陽性且伴腦轉移的NSCLC患者,一線使用佐利替尼后出現T790M突變并序貫第三代EGFR-TKI治療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可延長至37.3個月。
吳一龍教授表示:"在肺癌治療相關藥物臨床試驗中,必須以患者的利益為先,貫徹'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基于EVEREST研究出色的數據結果,為了有更廣泛的病人的人群來證實佐利替尼的臨床研究作用,我們啟動了本次前瞻性真實世界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雖為真實世界研究,但其設計采用了最新的"以患者為中心"的臨床試驗方法,旨在雙重驗證:一是驗證EVEREST研究結論的可靠性,二是在更廣泛人群中明確佐利替尼對腦轉移患者的臨床療效。"
廣東省人民醫院周清教授補充表示:"臨床研究在特定入組的患者中取得研究數據,受非常嚴格的入排標準的限制。因此,我們也非常關心在真實的腦轉移臨床場景當中,包括佐利替尼在內的所有(EGFR-TKI)藥物的RWS表現。目前,我們看到的腦轉移RWS數據,主要來自于一些回顧性研究:一項奧希替尼回顧性研究,腦轉移中位OS約2年左右(并不如預期),我們需要在循證級別更高的前瞻性RWS,來解答這個問題。所以我們就設計開展了佐利替尼這項大樣本的前瞻性RWS。"
周清:廣東省人民醫院腫瘤醫院院長,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副所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際肺癌研究協會(IASLC)職業發展與獎學金委員會委員;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CTONG)副會長兼秘書長;廣東省醫師協會臨床試驗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基層醫藥學會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點擊視頻查看周教授專訪
研究設計包括三個隊列:隊列1是按照EVEREST的嚴格入排標準,采用佐利替尼的治療,驗證能否再現EVEREST的研究數據。隊列2就是放寬入排標準,不再嚴格篩選患者,驗證佐利替尼RWS療效數據。隊列3為真實世界當中研究者常規使用的包括三代EGFR-TKI在內的臨床治療方案,以驗證RWS現有治療方案的臨床療效。
研究計劃納入800例患者,其中佐利替尼治療組400例,真實世界標準治療組400例。研究方案根據顱內病灶>3個、L858R突變、伴中樞神經系統癥狀等預設了分層分析,旨在驗證這些特定患者在真實世界中的獲益情況。
期待這項多中心、前瞻性的佐利替尼'以患者為中心'的隊列研究,能夠為不同患者帶來更明確的生存獲益,推動中國肺癌腦轉移診療邁入新階段。
未來方向:從腦轉移到腦膜轉移的全程管理
腦轉移是一類預后很差的人群,無論是一線還是后線治療,都有很多值得探索的方向。
隨著患者生存期延長,腦膜轉移已成為新的臨床挑戰。"佐利替尼憑借100%的入腦能力,有望在腦膜轉移治療中發揮關鍵作用,這也是未來需要研究的方向。"吳一龍教授表示。
靶向藥物的聯合治療方案在臨床上已非常成熟,包括聯合放化療或手術治療、雙抗藥物及ADC藥物等治療策略,目前這些EGFR-TKI聯合治療方向都有研究在開展。"在常規的靶向藥物治療后,再次出現了顱內進展,尤其是腦膜轉移,在臨床上非常棘手。"周清教授表示,"有了像佐利替尼這樣具有100%穿透血腦屏障優勢的藥物,有助于克服現有的靶向藥物治療瓶頸,為后線腦進展提供了新的選擇。",而對于腦轉移的患者,佐利替尼不光是一個新藥,在臨床應用場景上和其他聯合治療方案都有很多新的組合值得探索。
對于肺癌,包括腦轉移患者的治療,正處于百花齊放的階段。通過新藥上市以及更多治療模式的組合,可以讓患者有更長的生存獲益和更好的生活質量。
關于佐利替尼真實世界研究(RWS):
AZD3759-CIT-401是全球首個大樣本、專門針對腦轉移的真實世界研究。是一項以病人為中心、兩組三隊列、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旨在進一步評估佐利替尼一線治療伴中樞神經系統轉移的EGFRm+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獲益情況和安全性,及與其他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等對比佐利替尼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