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利倍升至5,900萬港元
首奪海上清潔合約 業務版圖持續擴張
香港2025年8月28日 /美通社/ -- 碧瑤綠色集團有限公司(「碧瑤」或「集團」;股份編號:01397.HK)欣然宣佈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內」)之未經審核之中期業績。
期內,集團收益約13.5億港元,較去年增加約4.8%。整體毛利率由去年同期7.5%增加至9.8%,帶動整體毛利增加約37.0%,至約1.3億港元。期內溢利約為5千9百萬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28.1%。
業務回顧及展望
清潔作為集團的核心業務,繼續於期內錄得增長,收益相比去年同期增加4.0%,至約10.8億港元,佔集團總收益約79.6%。清潔業務毛利率由去年同期6.4%增加至7.9%,帶動毛利增加27.4%,至約8千5百萬港元,主要由於集團與政府各部門及不同機構的新清潔服務合約所致。集團的清潔服務涵蓋不同場景,包括為政府轄下街道、街市、康樂場地、醫院及診所提供清潔服務。其他清潔場地遍及各大學、大型展覽中心、香港國際機場、屋苑及私人機構等眾多不同場所。
廢物管理及回收方面,期內收益為約1.5億港元,佔集團總收益約10.7%。廢物管理及回收業務的毛利率由去年同期12.9%,大幅增加至19.2%,拉動該業務毛利上升約46.6%,至約2千8百萬港元,主要受惠於政府積極推動回收,大幅擴展包括廚餘的回收點網絡,便利市民參與並有效刺激收集量及綠色科技業務所帶動。集團繼續為政府轄下的五區提供廢物收集服務,服務人口約160萬。回收方面,集團作為政府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服務承辦商,為香港數千個回收點提供收集服務(包括塑膠、玻璃樽、金屬、廢紙及廚餘)。集團於期內為公共場所及學校的回收箱,提供收集服務。此外,碧瑤亦為香港眾多環保署轄下的「綠在區區」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智能回收機及不同機構,提供回收服務。另外,碧瑤為政府於香港多區負責玻璃容器收集及處理,以及廚餘收集,為市場領導者之一。
綠色科技業務方面,集團贏得新合約,為政府供應新一代太陽能廢物壓縮箱。此創新產品設計具有自動感應投入口及指示燈,在密封式設計下加裝通風、照明及除臭等裝置。同時配備大數據平臺及無線技術實時監控數據,有效追蹤廢物收集點的狀態,策略地部署資源,優化運作效率,並加強對未來措施的規劃。此外,太陽能廢物壓縮箱採用光伏板,依靠可再生能源,大大減低碳排放,可靈活配置於不同場景,適合沒有垃圾收集站的偏遠地區。此產品預計於年內陸續推出市場。
集團把握智慧城市發展的契機,近年致力擴大智能回收的市場份額。目前碧瑤智能回收產品,例如:智能回收機、智能廚餘回收機及智能磅等已遍及香港不同角落,包括各政府場地及學校、私人屋苑、商業大廈、主題樂園、大型展覧及體育場館等。每日24小時為市民提供便捷的回收體驗,並有助提升香港整體回收量。
集團與怡和機器有限公司合作位於香港屯門環保園的生物炭工廠,已開始營運,通過熱解技術將園林廢料轉化為高質量生物炭以作各種應用,從而達到「轉廢為材」的目的。
園藝方面,客戶涵蓋大型私人住宅、政府處所、學校、商場、酒店、機場、香港房屋委員會、香港賽馬會、香港科學園、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及嶺南大學等。集團期內為啟德體育園、香港國際機場、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微型公園及東涌西新發展區提供園藝工程。
蟲害管理方面,集團期內繼續為黃大仙區及大埔區提供蟲害管理服務。此外,集團分別為古物古蹟辦事處轄下29個古蹟及華人廟宇委員會轄下24間廟宇,提供白蟻防治及監測服務。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團的手頭合約約31.0億港元,為日後迎來可觀的收益。
集團於報告期後成功中標政府海事處一份為期三年總值約1.5億港元的「香港東部水域海上垃圾清理及處理服務」合約。此合約標誌著碧瑤的服務版圖,成功由陸地策略性拓展至海洋,為集團業務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進一步鞏固其在香港綜合環境服務市場的領導地位。根據合約,碧瑤將自2025年10月1日起,於香港東部水域(包括但不限於維多利亞港、中環、上環、銅鑼灣、尖沙咀、油麻地、長沙灣、筲箕灣、觀塘、西貢、吐露港及大埔等地區)提供全面的海上清潔及船隻生活垃圾收集服務。獲得此合約,代表市場充份肯定碧瑤成立45年來的卓越表現。集團將其陸上廢物管理的專業標準與營運效率無縫延伸至海上,致力守護香港珍貴的海洋生態環境,為市民及旅客呈現一個更潔淨、更美麗的維多利亞港。
近日集團成功中標環保署兩份為期35個月總值港幣約4千3百萬港元的合約。自2025年9月起,集團將負責營運「綠在太和」及「綠在寶琳」回收便利點,以及與鄰近大廈、機構及社區持份者合作,建立及營運固定及流動回收點進行收集,提供便利市民的社區回收支援,以及在社區推動和教育市民分類回收,強化市民回收習慣。
此外,政府提交的《2025年促進循環再造及妥善處置產品(雜項修訂)條例草案》於2025年7月23日獲立法會通過,為生產者責任計劃訂立適用於不同產品的共同法律框架。在此框架下,政府計劃於明年提交有關塑膠飲料容器及紙包飲品盒生產者責任計劃。此計劃鼓勵市民將使用完的容器交回作循環再造,從而獲取回贈,有助大大增加回收率。受益於該計劃,預計將直接拉動碧瑤回收量,為集團多年來於回收服務建設的投資及競爭壁壘,提供吸引回報。
政府正全速發展北部都會區,其中四個新發展區,包括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廈村、元朗南及新田科技城已進入施工階段。政府已經在四個新發展區收回逾400公頃私人土地,完成平整80公頃土地並陸續將這些土地交付部門興建道路鐵路基建、公私營房屋、學校、公眾街市、生態保育,以至發展創科產業,相信為集團多個核心業務帶來契機。
展望未來,集團在致力提高各核心業務的市場份額的同時,積極於香港及以外地區擴張。同時因應公司的發展,適時尋找潛在的併購、合營、或新業務項目,加速未來業務增長,為股東締造可觀及長遠回報。
有關集團2025年度中期業績公告詳情,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baguio.com.hk/zh-hant/investor/notices/
碧瑤綠色集團簡介
碧瑤綠色集團(股份代號:01397.HK)成立於 1980 年,為香港最大的綜合環境管理方案供應商之一,提供環衞保潔、資源回收、循環再造、廢物管理、綠色科技、綠色產品、園藝綠化工程及害蟲防治等。集團應用最新科技,提供創新環境解決方案,為不同領域的客戶提供服務,包括政府部門、各大機構及跨國企業。集團努力不懈地提升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的表現,以推進集團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更綠的明天,實現將香港推動成為更清潔、更綠色、更健康城市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