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來自服務業的收入占企業總體營收額的52%,較上年增長11個百分點
上海2014年2月25日電 /美通社/ -- 隨著中國進一步從世界工廠轉型成為成熟多元化的市場,在華美國企業亦將其業務重心逐漸轉向中國的服務業領域。
根據上海美國商會今天發布的一份報告,2013年來自服務業的收入占受訪在華美國企業總體營收額的一半以上(52%),較2012年增長了11個百分點。
這一向知識密集型業務的轉移趨勢是上海美國商會發布的《2013-2014中國商業報告》所指出的。這一報告收集并分析了在華美國企業2013年的業績主要指標及對未來展望的相關數據。
該報告已連續第13年出版,記錄了隨著近年來中國本土市場對產品與服務供給需求的巨大增加,在華美國企業由發展以出口為主的制造業邁向涉足一系列廣泛產業領域的業務轉型。
談到華美國企業進軍中國服務業領域這一趨勢時,上海美國商會會長季瑞達(Kenneth Jarrett)認為:“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市場自然而然對于各個行業領域的美國企業來說都充滿了吸引力。此外,中國政府也把推動消費市場與服務業發展作為首要任務,而美國企業在這些領域內堪稱全球佼佼者。”
除了服務業的增長以外,形成該報告的這項針對近400家在華美國企業展開的問卷調查結果表明,自認為屬于中小型企業的受訪公司的比例增加了11個百分點。根據問卷調查,37%的企業表示2013年在全球擁有員工500人以內(含500人),而2012年這個比例則為26%。
中國基礎設施的改善和透明度的日益增加,以及美國長期處于經濟復蘇狀態,吸引了各種規模的美國企業前來開拓中國市場。
就更多的美國中小企業活躍于中國市場這一現狀,上海美國商會董事會主席、中創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白德能(Robert Theleen)表示:“隨著中國通過包括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等舉措進一步顯示推進經濟改革的決心,更多的企業會選擇來中國經營。基礎設施的改善,加上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積累的幾十年經驗,無疑使得各種規模的美國企業能夠從中國的進一步發展中獲益。”
報告表明,盡管美國企業在中國仍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成本攀升、人力資源制約因素、競爭加劇以及監管環境不清晰等,企業總體的盈利狀況與營收仍喜人。受訪企業中,67%表示2013年總體營收增加,74%表示在華的運營保持盈利。
今年,上海美國商會首次推出《中國商業報告互動性分析》,這一工具可以讓用戶在線上按照行業領域、經濟分析維度及其他指標,生成能夠滿足具體需求、有針對性的報告。
關于《2013-2014中國商業報告》
《2013-2014中國商業報告》分析匯報了上海美國商會《2013年度中國商業環境調查》的結果。這是針對在華美國企業的一項綜合性調查。
上海美國商會《中國商業環境調查》是針對美國企業歷時最久的一項調查報告,今年已是連續第13年發布。調查報告記錄了美國企業在華十余年在中國的發展經歷與發展趨勢。
2013年度的調查于2012年11月和12月在網上進行。共有399家企業參與了匿名調查。獨立的全球性風險咨詢公司 -- 化險咨詢(Control Risks)幫助完成了調查數據的整理和分析,為報告制作提供了咨詢。
除了出版印刷版報告并將報告上載在上海美國商會網站上供下載以外,上海美國商會今年首上海美國商會首次推出《中國商業報告互動性分析》。這一在線工具可以讓用戶按照行業領域、經濟分析維度、年份及其他指標,查看詳細信息。您可以登錄上海美國商會網站,使用該互動性分析工具:http://chinabusinessreport.amcham-shanghai.org。
報告主要結果信息圖下載地址:http://www.amcham-shanghai.org/ftpuploadfiles/Website/2014-CBR-Infographic.pdf
關于上海美國商會
上海美國商會被稱為在華“美國商業之聲”,是亞太地區規模較大且發展較快的美國商會。商會成立于1915年,是第三家設立于美國境外的美國商會。作為一個非盈利、無黨派的商業聯合組織,商會秉承自由貿易、開放市場、私營企業和無限制的信息流通的原則。
上海美國商會的使命是在中國營造健康的商業環境,增進中美商務交往,并提供高質量的商業信息和資源,促進其會員的成功。欲了解更多有關美國商會上海的信息,請訪問 http://www.amcham-shanghai.org。
上海美國商會非常高興與《2013-2014中國商業報告》支持伙伴化險咨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