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8年6月25日電 /新華美通/ -- 根據甘肅省省政府公布的數據,該省共有6500多所學校在5.12汶川大地震遭到嚴重損壞,數千間教室毀于一旦。
目前甘肅省有120萬人受災較重。甘肅省與四川省毗鄰,位于四川省北部。由于甘肅省學校執行“夏時制”,地震發生時孩子們剛剛結束午休,正在上學的路上,所以地震在學校內造成的傷亡沒有像四川省那么嚴重。
位于甘肅最南端的隴南市是此次甘肅受災最嚴重地區,尤其是山區的受災情況十分嚴重。當地農村家庭年均收入大約為2000元人民幣。由于許多房屋都是土坯房,在地震中幾乎都被夷為平地。此外,山村村民使用的水源是不安全的地表水,存在人畜共用水源和受垃圾污染的情況。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考察人員注意到,甘肅的部分偏遠農村地區仍舊急需獲得最基本的緊急救災物資。
汶川大地震波及甘肅省10個市州,對教育設施和機構造成了較為嚴重的損失。目前,大多數的中小學校已經在帳篷或活動板房內復課。截至6月17日,來自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8000套兒童服裝和4輛救護車已經抵達受災最嚴重的地區。隨后幾天,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供的200個大型學校帳篷,60000套學生用品和2000套教學用品也將陸續抵達隴南地區。
當地政府官員表示,目前災區最迫切的教育方面需求是:教學設備、教室用品和體育用品;流動廁所和清潔水設施;妥善安置住房倒塌的教師;為受災群眾,尤其是兒童,提供社會心理支持。
甘肅省是中國最貧困的省份之一,有450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占全省人口的17%。隴南地區距離震中四川汶川僅200公里,當地受地震影響破壞極為嚴重。隴南多為山區,近期該地區頻繁發生余震,連降暴雨,造成山石松動阻斷公路以及山體滑坡等事件,使得向偏遠地區提供緊急救援的工作變得困難重重。
隴南市碧口鎮小學一位五年級英語教師說:“地震以后,孩子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如今村里所有的孩子都住在帳篷里。大約一半學生都不來上課了,而在課堂里上課的學生注意力也不像地震前那樣集中。”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中國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1947年至1951年間曾向中國提供援助,援助內容包括:緊急救援、食品營養以及提供衛生保健培訓等。1979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正式開始與中國政府合作,項目領域涉及兒童衛生保健和營養、水和環境衛生、基礎教育、兒童保護、艾滋病防治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全世界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工作來幫助兒童在嬰幼兒期和青少年時期實現生存和發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