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承同步創新,營養美味并行
北京2018年9月17日電 /美通社/ -- 9月13日,“2018年度李錦記杯學生創新大賽評審會”在北京舉行。由食品行業專家、知名院校教授、科研機構學者、資深媒體人與李錦記管理層組成的專家評審會,對40份入圍決賽的作品進行了公平公正的評審,最終評定出各獎項的入圍作品。
李錦記杯學生創新大賽始于2011年,由李錦記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聯合主辦,旨在鼓勵學生通過實踐提升創新能力,促進食品研發人才培育。2018年度李錦記杯學生創新大賽以“傳承同步創新,營養美味并行”為主題,要求參賽者結合李錦記的某一款或者多款產品、開發出營養與美味并舉的創意休閑食品。
“今年,是李錦記創業130周年,同時也是李錦記杯學生創新大賽連續成功舉辦的第八年。八年來,學生創新大賽正如李錦記一般、在傳承中不斷創新。繼去年推出較佳視頻在線評比后,今年5月,考慮到外地高校師生代表的觀看需求,在本屆大賽啟動的宣講現場,我們通過新媒體軟件進行了全程直播,收獲諸多網友的關注。除此之外,今年大賽還創新了獎項的評定方式,在評審會評出一、二、三等獎的入圍作品后,將增設學生答辯環節,讓參賽者有機會向大家進一步介紹和推廣自己的作品,并在答辯后最終確定各大獎項的名次。”李錦記中國企業事務總監陳姝表示。
本屆大賽自今年5月正式啟動以來,包括香港理工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在內的全國10所高校,積極組織食品專業與其他相關專業學生組隊,經過學校初篩、專家盲評,共有40份產品創意書脫穎而出、入圍決賽,經過師生團隊共同不懈的努力,最終以成品形式呈現在本次評審會現場。
評審會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邵薇主持,特別邀請南開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工商大學、揚州大學、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旺旺集團等食品行業領域的權威人士,以及《消費日報》的資深媒體記者,齊聚一堂,共同參與評審。
作為企業評審專家,李錦記(新會)食品有限公司法規與標準副總監孫勝枚與各位專家就食品創新做了分享與探討。孫勝枚對于參賽團隊的同學們認真嚴謹地進行李錦記產品調研大加贊賞,同時表示:“李錦記始終堅守‘100-1=0’的產品品質管理理念,更是連續兩次零缺陷通過美國FDA的審核。相信李錦記卓越的產品品質和豐富的產品品類,能夠激勵食品界的年青學子不斷突破與創新。”
最終,歷經數小時對產品計劃書的斟酌討論、對產品小樣的反復品評、以及對產品創新工藝和風味口感等方面的嚴格考量,評審會最終就各獎項的入圍作品達成一致。四川農業大學的“芋見·五虎醬”、大連工業大學的“秋葵醬心脆”、福州大學的“竹里飄香”、浙江工商大學的“攪攪樂 -- 鍋糍攪拌棒沖泡型趣味食品”等八件作品入圍前三等獎。在11月“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15屆年會”上,這八件作品的團隊將通過現場答辯最終角逐一、二、三等獎的歸屬。此外,評審會也分別評選出了優秀獎、單項獎和優秀組織獎,皆為優中選精、實至名歸。“本屆大賽的各獎項,充分結合了食品行業專家和企業的觀點和意見,最終評定出來。學生們的創意,帶給我們巨大的驚喜,年輕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真的不容小覷。”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說。
事實上,“驚喜”是評審會評委們對本屆大賽入圍作品的一致觀點。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教授毛羽揚已連續八年擔任李錦記杯學生創新大賽的評審專家,在他看來,每一屆大賽都有精彩的學生作品和優秀團隊脫穎而出,這些學生巨大的創新力令人嘆為觀止。首次擔任評委的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胡小松則表示,從這些產品類型多樣、創意新穎的作品上可以看出,在食品科學與營養領域,人才輩出,未來可期。旺旺集團研發中心副處長于浩則將目光聚焦在食品的產業化發展方向上,他表示,許多作品具備非常好的產業開發價值,相信這些優秀的創意食品未來一定會為中國食品行業,尤其是休閑食品產業注入新鮮血液。
評審會即將結束時,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對本次評審會做了總結:“今年的作品,除了立意新穎、更緊密結合了營養和健康的訴求,非常值得稱贊。而李錦記作為一家百年民族品牌,不僅積極支持學生創新大賽,為中國食品行業培育新生力量,更于今年130年之際、以集團主席的名義設立了‘李文達獎勵金’,鼓勵為中國食品行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企業家。李錦記的這份公益心值得贊賞和肯定!”
“非常感謝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的牽頭與支持,更加感謝今天到場的各位食品界的重量級專家,同時熱烈祝賀各獲獎院校及師生團隊!李錦記將繼續支持學生創新大賽,培養和發掘更多食品行業創新人才,為行業儲備年輕力量,助力中國食品行業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期待11月年會上再領略年輕一代學子在答辯環節的精彩呈現!”陳姝表示。